英文詞Burnout描述一種心力交瘁/精疲力竭的狀態,形容人過勞後的感受好像燃完後的灰燼。這個詞通常與工作掛鉤,不過現在卻與居家隔離聯繫在一起了,我把它叫做「居家隔離倦怠症」,簡稱「隔離倦怠」。或許你有更好的說法。
隔離倦怠是一種嚴重的狀況,今年已經影響了我們許多人,症狀包括:
- 精疲力盡感。
- 對工作、學習持消極或批判態度
- 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空虛感。
- 容易被激怒。
- 沒有精力,能量低,但並不能好好入睡。
- 情感上與他人拉開距離。
除此之外,我們還會有其他憂患感,例如我的工作會安全嗎? 我今天接觸的人是無症狀傳染者嗎?我喉嚨有些不舒服,要不要去檢測?去哪裡檢測?
還有政治局勢與政見不同造成的摩擦和情緒,例如憤怒,焦躁,不平等。而騷擾我們的還不止這些問題,許多本來就有的日常煩惱,例如給家人、孩子做什麼吃?工作中大大小小的挑戰,與家人、朋友的小矛盾,或者大彆扭等,這時候都成為額外的壓力來源。
如何面對這樣的現狀呢?
有幾條原則供您參考:
1、將待做事項適量減少。
把日程排滿,一天又一天重複,非常容易造成疲勞。在這抗疫的特別時期,有意識地給自己寬一些的時間,具有重大的意義。例如:列出優先順序,有些不是非做不可的事,或許可以推遲。有些可以請人代勞的事,也可以不用自己做。
2、練習寬容。
面對新冠病毒,人們的反應是不一樣的,有的非常緊張,有些不那麼緊張,一家人往往會因此產生衝突。這裡其實無需比較,無需判斷誰對誰錯,重要的是好好溝通,達成共識,照顧彼此的心理需要,共同面對難關。
我的一位朋友在居家隔離期就非常緊張,他的應對辦法是一切都網購。這不失為一種對他有效的減壓方法。而另外的朋友覺得不出門會變瘋,所以每天一定去商場轉轉(注意安全措施)。這對他也是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。沒有誰的更好,誰的更不好。關鍵是要對你有效。
3、對家人敞開心胸,真誠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,避免誤會。
在大家都面對環境壓力、共處一室的時候,真誠溝通變得很重要,可以促成彼此的理解和扶持。一位剛工作的女兒與父母住在一起,漸漸滑入抑鬱中。母親看她不擔當家務,所以對她進行了要求,她坦誠地對母親說:「我感覺筋疲力竭,沒辦法處理洗碗燒飯的事。當我感覺有精力的時候才做,您覺得這樣好嗎?」結果母親也明白了女兒的感受,消除了覺得女兒不懂事的誤會,對她有了新的體貼,家庭關係沒有惡化,而是更近了。
4、有意識地處理壓力。
當感覺有壓力的時候,不是咬牙硬挺,或轉嫁給別人,尤其是身邊人,而是進行處理。例如進行深呼吸,默想,出去散步(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),學習工作中,定時給自己小休時間等。
5、照顧自己的身體需要。
身體是一切的基本,照顧好身體事自愛的一種責任。儘量吃有營養的食物,給自己足夠的鍛煉時間和睡眠。你可能覺得這是老生常談。沒錯,有些老生常談因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所以會一直被談。營養、活動和睡眠,是讓身體健康有活力所不可缺少的三大重要因素。
6、善待與自己有交集的人。
善意往往引發善意,而且讓自己感覺活得比較寬闊。善意帶來的和睦關係更是有益於身心靈的健康。
最後,也可能是最重要的,也可能最容易被忽略的,就是重新發現或再度加強你與自己人生目標的聯結,這會產生深刻的意義感。如果能為目前的措施賦予長遠的意義,你的倦怠感會得到很大的改善。
Sophia